【新秀入門課】第四指名 De’Andre Hunter 卻不需成為老鷹的全明星?

除了自由市場的大風吹之外,每當夏日來臨,最讓人期待的就是生力軍的加入。但在 NBA 之中,通往明星之路從來都不筆直寬敞,每個新秀都有他需要面對和克服的困難,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開季之前的這幾週,《The Ringer》專欄作家 Jonathan Tjarks 將會檢視這些新秀會上的頂尖人才,看看他們所屬球隊的狀況會如何影響他們接下來的菜鳥年。歡迎來到【新秀入門課】。



老鷹隊為了 De’Andre Hunter,可說是傾盡家產。他們交易了兩支首輪籤(第 8 順位、第 17 順位),一支 35 順位次輪籤,以及一支深受保護的 2020 年首輪籤,他們還吸收了 Solomon Hill 最後一年的爛約(後來再加上 Miles Plumlee,和灰熊交易來 Chandler Parsons),只為了在第四順位將 Hunter 選進來。如果你再將老鷹吸收 Allen Crabbe 的毒藥合約(1850 萬元)算進,老鷹所付出的代價更加高昂。一般來說,以這等級的成本看來,Hunter 必須要成為一名全明星,才算符合老鷹的期待。但老鷹的建隊美學在於:Hunter 不需要成為成為球星,只要補上老鷹的最後一塊拼圖即可。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我們談到建隊的長期計畫,很少有球隊會像老鷹一樣如此穩健;在總管 Travis Schlenk 的操盤之下,亞特蘭大與其注重名氣,更重視天賦——制服組總會挖掘到一些特殊類型的球員,其球風能和其他隊友完美互補,不需要擔心他是否會有適應不良的問題。

在過去三年之中,老鷹一共添進了 5 名未來的關鍵要角:John Collins(2017 年第 19 順位)、Trae Young(2018 年第 5 順位)、Kevin Huerter(2018 年第 18 順位)、Hunter(2019 年第 4 順位)以及 Cam Reddish(2019 年第 10 順位)。而厲害的部分在於這 5 人正好能湊成一支完美的陣容。總教練 Lloyd Pierce 也許不會這麼急,新球季仍可能以傳統中鋒 Alex Len 先發擔任五號位,然而在最後關頭,這些鮮肉們就很可能會被派上場,成為老鷹版的「死亡五小」:Young 一號、Collins 五號,加上三位 3D 射手外圍埋伏。



一切進攻的發動來自於 Young,他在新人球季就已經出類拔萃,場均貢獻 19.1 分、8.1 助攻,命中率則是 41.8%。年僅 20 歲的他已經有著 NBA 一級控衛的本事:他的三分球出手次數高(場均 6.0 次),傳球的功力更是不在話下(場均 8.1 助攻、3.8 失誤),他已經證明自己能讓隊友更好,也能在運球過半場後輕鬆出手,迫使對手必須涵蓋全聯盟史上最大的範圍,而他又能輕鬆找到空檔在手的隊友們。

請繼續往下閱讀

延伸閱讀:新秀球季高分過關!頂尖控衛慕容復:Trae Young

在去年選秀之前,眾人們就已經知道 Young 的厲害;然而問題在於他的防守:身高 6 呎 2 吋、體重 180 磅、臂展 6 呎 3 吋的他是一名矮控衛,運動能力也僅是普通罷了;他所身處的球隊防守若要以防守著稱,Young 身邊的隊友就必須是那些補防速度快、臂展相當出色的外圍防守者。而老鷹正好就做到了這一點,他們具備了全聯盟最高大的側翼群:

Huerter:6 呎 7 吋、190 磅、臂展 6 呎 8 吋
Reddish:6 呎 9 吋、208 磅、臂展 7 呎 1 吋
Hunter:6 呎 7 吋、225 磅、臂展 7 呎 2 吋
在挑選這些高大側翼時,最大的挑戰在於是否能兼顧外線能力——想想近期發展不如預期的高大側翼,如灰熊的 Josh Jackson 以及暴龍的 Stanley Johnson,一旦外圍的球員無法將空間拉大,防守者就能肆無忌憚的窩在切入路線上,並迫使 Young 將球傳出去。結果是:這問題對於老鷹也不成問題。

Huerter 以菜鳥身分,場均三分出手 4.7 次,命中率 38.5%
Reddish 雖然在大學時期外線不夠穩定(33.3%),但他流暢的投籃姿勢,加上兩大投籃數據指標——三分球場均出手 7.4 次,罰球命中率 77.2%,場均出手 3.2 次——都顯示了他在 NBA 仍有機會成為一級射手
Hunter 在維吉尼亞大學的兩年中,外線場均出手 2.3 次,命中率 41.9%;罰球場均出手 3,6 次,命中率 77.3%,這些數值或許還低估了他的投籃能力,因為在大學時他必須自己創造投籃機會。根據數據網站 Synergy Sports,Hunter 在上一季時 catch-and-shoot 的出手次數高達 PR 90,運球後出手的排名也達 PR 45 之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