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守三分照樣難擋!Ben Simmons 如何克服缺陷、智取對手?

NBA 球場長度大約 29 公尺、寬則為 15 公尺,年僅 21 歲的 Ben Simmons 以不科學的方式掌控球場的一切。他的傳球如子彈般犀利、撕裂所有隙縫,就好比我們兒時回憶中的偉大控球,輝煌的新秀賽季宛如一杯完美的雞尾酒,由無與倫比的才華、天賦絕佳的隊友以及所遭遇的防守三者組合而成,也許你看不懂最後一項,他到底碰上什麼層級的防守待遇?

大家都知道 Simmons 沒有投籃能力,離籃框 10 呎以外的距離不具進攻威脅性,且他更是名頑固的年輕人,不畏懼時代的嘲弄,堅持不主動在三分線出手攻擊,以傳統觀念來說,面對這樣的持球者,防守者會確保自己能觸碰到他的身體,固守禁區、放投外線是最好的選擇。正如《The Ringer》作家 Zach Kram 所指出,Simmons 本季 10 次三分線出手全都是無關要緊的 Buzzer-Beater,平均出手距離是遠達的 18.7 公尺。他總是和隊友後衛保持 6 呎以內的距離,且發起 76人多數的攻勢,這也就是為何 Simmons 在球場上總像個火星人,沒有辦法替他正式定位。

請繼續往下閱讀

Ads by

延伸閱讀:大三分時代與他無關!Ben Simmons 就是不投三分

放投 Simmons 理論上是可行的策略,特別是對於這些沒有投射能力,大量依靠切傳的球員來說,這絕對會讓他們打的綁手綁腳,但 Simmons 顯然已經適應了這套防守策略。下半季他的整體效率逐漸提升,明星賽後平均 14.1 分(56.9% 投籃命中率)8.6 籃板、10.1 助攻,並且多次締造大三元紀錄,後半季的累積的次數已經超過前半季。

Simmons 非常明白防守者會怎麼對付他,所以直接將傳統的防守策略轉為一場與對手間的心理戰。簡單來說,Simmons 知道「你認定他不會投籃」,藉由這一點搶先一步反將對手:



via GIPHY

上面這球,Simmons 快速推進前場後,忽然停下來,在罰球線附近,那並非他的投籃熱區,此時隊友都埋伏在三分線附近,他先是假裝要把球交給空手跑位的 Justin Anderson,並趁著 Amir Johnson 沉底引開防守者之後,出手投籃製造進攻籃板機會,接著趁對手反應不及時搶下籃板,藉由更靠近籃框的二波進攻輕鬆取分,這說明,防守策略不應該針對他的缺陷而來。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攻守轉換時,Simmons 有獨特的身材、技巧組合,但他不會一股腦往籃框衝刺,而是運用跑位替隊友開創機會:



via GIPHY

過去鮮少有全職的控球後衛比 Simmons 還要高,過去五個月,我們正在看著這名球員逐漸開發自己的打法,成為獨一無二的存在。6 呎 10 吋的超大型控球,一旦耍起後衛的藏球小技巧,巨大的身形成為絕佳的掩蔽物:



via GIPHY

我第一次看 Simmons 打球他才 15 歲,他代表澳洲在「Adidas Nations」對抗 Dante Exum,17 歲的 Exum 那時就是有名的潛力股,是隊伍中的得分王與進攻發動機,這場對戰離 Exum 的成名戰(FIBA U-17 冠軍戰)僅有一個月的時間,他的狀態與成長曲線正在逐漸攀升,但讓球館驚呼聲連連的並非 Exum。那時,Simmons 只有 6 呎 8 吋,甚至還有點嬰兒肥,當然體魄是運動員啦!大開眼界的火鍋封阻、不可思議的傳球技巧以及在三分線內創造進攻能力,且總能做出正確的傳球抉擇,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相同位置的敏捷性,遠優於一般長人的第一步爆發力,當時我認為總有一天他會是出色的強力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