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台灣籃球困境 更糟的是前後不一的邏輯

按照原訂的日期,籃協在8月7日依舊召開球團會議,因為富邦勇士已經確定加入ABL,再扣掉早就宣布抽腿的達欣,讓這場球團會議只剩璞園、裕隆、台啤、台銀與可能冠名的九太科技(原金酒)五支球團參加。五隊和籃協,依舊在討論後,決議第17季的SBL將會在12月14日於台北和平籃球館進行開幕戰,選秀會則是在8月30日舉辦。賽制分為上下半季,兩個半季冠軍打總冠軍賽,若有球隊包辦上下半季冠軍,則全年度第二和第三打第一輪挑戰賽後再和年度第一打總冠軍賽,是新球季制度上的改變。

CBL聲勢浩大的出現,卻如泡沫般的沒有得到太多圈內的認可後,七月底宣告破局,SBL重新站上台灣最高層級籃球聯賽的地位,但是由於日前各種疑慮,導致籃協直到瓊斯盃結束後才起而預備新球季的各項措施,這個在過去幾年都曾經被各界質疑的行事規劃進度,今年依舊沒有改變,不過,以SBL的立場,最佳狀況當然是不論CBL成立與否,都維持基本規格,在上個球季結束前就已經可以預備下個球季的賽事,但顯然CBL成立與否,讓籃協對於SBL的賽事定位有所差距,也因為這可能會讓哪些球隊參加CBL、哪些球隊加入SBL仍有差異,才會讓籃協一直等到CBL正式破局後才能預備SBL自己的聯賽規章與制度。


也就是說,SBL和CBL的關係,和當年中華職棒之外、另有四支新球隊組成TML台灣大聯盟是不同的,當年的中職可以無視TML進度而規劃新球季,但SBL沒辦法。



然而,在這個台灣籃球的重要轉折點,籃協卻沒有做到最基本的自我省思,如果聯賽只是為了維持基本開銷,讓球員們保有一個最低限度的表現舞台,那或許維持五隊、沒有擴編給其他原本規格在SBL之外的球隊有其道理,就像當瓊斯盃期間籃協理事長謝典霖說出「SBL可能成為農場,將擴編更多球隊、讓大學畢業生有更多發揮機會」時,馬上得到現役SBL球員們的負面評價,這樣的負面評價是可以想見的,許多SBL球員就算不像林志傑等人一樣堪稱國家頂尖戰將,卻也是在台灣籃球努力奮鬥多年,結果如今他們卻要和其他年輕球員一樣成為另一個聯賽的農場?這絕對是重要的失言。

在富邦、達欣退出SBL的此刻,擴編球隊並不是不好,但很顯然,從7月21日謝典霖的談話,到8月7日籃協正式決定不擴編球隊,這中間謝典霖並沒有讓人看見他尋找問題的解答,反而是擴編的說法不了了之,但在不擴編球隊的情況下,又說要給因為達欣解散而可能無處可去的本土球員機會,最後想出來的方法是:把上季的雙洋將限制再做限縮,用更低的洋將身高總和、更低的雙洋將薪資總和,作為「給本土球員機會」的解釋。


(圖片來源:籃協提供)
前前後後,其實讓人失望的,就是這種行事態度,對照籃協以往的作為,讓人覺得前後邏輯的不一更是問題,或許籃協都有給出立意良善的說法,但給人的感覺卻像是為了解釋而解釋,合理化各種行為,而忽略了前後原本應該互相銜接的邏輯。



2011年,中華職棒的興農牛用「給本土球員機會」為理由,開季不聘請任何洋將,形成近年中職史上最大笑話的「全本土政策」,不只沒有洋將,更在開季名單裡只排出遠遠不敷需求的8名投手,結果就是本土投手雖然的確因為洋將的缺少而得到許多吃局數的機會,但更多時候是因為實力未達水準、或是人手短缺下的過度使用,以至於解決打者的能力不足,吃局數的能力有限,更多時候是比賽的一面倒,整季下來幾乎毫無競爭力。


「給本土球員機會」是非常好聽的說法,但是身為最高層級的聯賽,球迷不是進場看球隊練兵,要磨練是在無關緊要的消化賽程或是每場比賽勝負底定的垃圾時間,而不是每一場比賽開始前就界定為練兵,中職毋庸置疑是台灣最高層級的棒球,但SBL之於台灣籃球也有同樣的地位,籃協或SBL球隊是需要透過更多的夏季聯賽、各邀請盃賽(例如觀護盃)、或像是目前正在進行中的D-Live夏季聯賽給球隊練兵,但在SBL自己的賽事,就要提供最精良的戰力,讓買票進場的球隊感受到比賽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