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網—Shaun Livingston:不被傷病擊垮的鬥士

控球後衛,是籃球五個位置中平均身高最矮的位置。那假設你有一個搖擺人身高的球員,又有著控球後衛的技術、視野,加上對上對方最矮的球員,往往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高控衛在現代籃球裡面已經不僅僅是對上對方後衛有身材優勢,同時他也能換防而不像一般後衛對位到鋒線被打點。亙古以來,「高控衛」真的算是人才輩出,從最有名的Magic Johnson,到Penny Hardaway、Oscar Roberson、Tyreke Evans、Michael Carter-Williams,以及最近的Ben Simmons、Luka Doncic,當然還有35歲老人LeBron James(雖然很多人可能會說他是小前鋒,但是他今年完完全全就是湖人隊的PG啊)。

我們今天要提到的這位也曾經被視為是高控衛未來的希望,選秀模板是Penny Hardaway、主打控球後衛身高6呎7吋,臂展6呎11吋、全美第二高中生(第一是Dwight Howard)、拿到杜克獎學金卻選擇高中生跳級。相信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以為又是什麼浪費天賦的傻瓜,或是因傷殞落的天才。沒錯,如果只看他生涯前九季確實是如此,但他最後也成為了一支五年三冠球隊的主力力球員。他就是—Shaun Livingston。


快艇當年以第四順位押寶Livingston
跟典型的高控衛不同的是,Livingston從進入聯盟就是那個我們在勇士所看到的高高瘦瘦的樣子。這樣子的身材也是間接導致他那被列為限制級影片的膝傷—前交叉韌帶、後交叉韌帶和半月板全部撕裂、內側副韌帶拉傷、膝關節脫臼。受過這種傷的人能復健到正常行走已經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跟精力,更何況是重新站在NBA的舞台上?所以雖然他花了20個月回到球場上,但他下一次恢復他傷前的水準已經是6年後在克里夫蘭騎士的那49場比賽裡,也是那時候開始看球不久的我才知道有Livingston這個這麼努力想回到球場上的人。


這一傷也改變了Livingston的NBA生涯
2013年7月,籃網與Livingston簽下一年的合約,這一季的籃網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巨頭網」。那一季的籃網可以說是多災多難,儘管組了巨頭球隊,當家中鋒Brook Lopez打沒幾場就受傷整季報銷,前30場戰績只拿下10勝,完全沒有當初組團的威風,其中Kevin Garnett更是嚴重退化(我覺得Paul Pierce的進攻端比較偏向球權分配的問題)。在這一年,Livingston也為自己的NBA生涯重新找到了方向,更在2014年的1月以後擔任球隊的先發球員。因為Livingston有身高優勢也能對位到對方的搖擺人,加上不會吃掉出手權組織攻勢適當分配Deron Williams、Joe Johnson、Paul Pierce的球權問題。在Jason Kidd的信任之下先發54場,季後賽也先發了10場,分別繳出8.3pts/3.2reb/3.2ast、9.7pts/3.5reb/3.3ast,命中率也有接近五成的水準。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調度呢?一切得歸功於他的身高優勢,從下表可以看出在Lopez整季報銷之後KG移到五號位,四號位主要輪替為Paul Pierce、Mirza Teletovic,Joe Johnson也向下打到三號位,剩下的後衛人選是Marcus Thornton、Jason Terry以及Livingston。但是Thornton是進攻黑洞,防守也不好、Terry本身就有身高劣勢。於是原本被預期為Deron Williams替補的Livingston就頂上了先發位置,所以可以看到表內他打後場雙位置的時間幾乎是1:1的。

在變陣之後籃網也直接拉出十戰九勝,其中還有在季中一場對上熱火的比賽,運用他的籃球智慧抄掉對方的最後一擊。10勝21負的開局最後反倒以44勝38負東區第六闖進季後賽,首輪七戰擊退暴龍,次輪才以1:4不敵衛冕軍邁阿密熱火。


2013-14球季,Shaun Livingston打了76場,是他生涯最多的一季;先發54場,平均上場26分鐘,有8.3分,以及3.2個籃板和3.2助攻,並有1.2次抄截,也是Livingston進階數據的巔峰,這一季的他,中距離跳投進入了節奏,3-10呎以及10-16呎命中率分別達到了46.7%和44.8%。攻擊籃筐的次數也是生涯最高,整季完成了生涯最高的50次扣籃。他的OBPM、DBPM均為生涯最高,出勤率也是生涯最好的一季,證明了他可以應付高強度的運動量,能夠打更多時間,也讓他終於在生涯尾段找到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