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航猿的飛行日誌 : 返航桃園找信心,領航猿需要更多瘋狂的元素

這幾週領航猿的比賽,完全有著16季SBL璞園的既視感,球的流動甚至比當年的璞園還糟糕些。16季的SBL首次開放雙洋將,在這樣的變動下,璞園那時找來的洋將,在適應璞園的打法上,都吃了不少苦頭,有些球員完全還沒適應就打包走人了,連曾打過NBA、名氣不小的O.Johnson也花了半個賽季才比較熟悉璞園的體系。



不打戰術而強調走位觀念的領航猿體系

領航猿的球風之所以如此難融入,乃因為他強調將跑位分球觀念帶入個人習慣裡,而非仰賴控球後衛或教練的指揮,靠著每名球員的團隊籃球觀念,一齊幫忙分攤掉控球後衛在進攻組織上的工作,場上五人都會平均且短暫的拿到球,卻又會很快地流轉出去,球員在切入分球後,會繼續跑動,沒過多久球又回到自己手上,我們可以從下方的影片看出過去進攻流暢的璞園式進攻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再來比較一下進攻不順暢的領航猿:


當然,筆者拿一整季的精采好球與一場比賽的進攻問題來比較確實有缺公平,但今天的比賽的確不曾看到璞園熟悉的切分,甚至可以說根本沒怎麼切入過,球風有如此大的差別,問題是在哪呢?



太在意勝負而導致過度追求出手品質

在領航猿的進攻中,我們可以看到球隊不斷的在尋找最好的進攻點,且不停的在外圍做基礎的傳導,問題是外圍的這些傳球動作,並不構成任何威脅,夢想家因為打小球陣容,早就已經不斷地做出「全換防all-switch」的策略了,領航猿外圍的擋拆嘗試到頭來還是只能讓Warren或Jack單打。

在陷入追求出手品質的迷思後,領航猿的本土球員更是只敢將球傳給洋將,即使有出手機會,也因為太少碰到球而沒找到手感,這些璞園體系的本土球員,喜歡持球時間短但多次持球的進攻節奏,在球風改變的情況下,別說領航猿的球員,就連SBL台啤的李啟瑋目前也陷入抓不到節奏的問題。



本土實力絕對不止於此

上述的現象並不是個簡單好解的習題,且它太常出現在璞園身上,SBL第16季的璞園甚至在單洋將的時候打得還比雙洋將好,現在在有近乎三個洋將的陣容上,璞園似乎陷入更大的麻煩,看看最後幾場的熱身賽,璞園光靠本土就能夠跟擁有雙洋將的夢想家殺得難分難解,但現在大部分的本土球員,感覺都不確定自己出手是否對球隊是好事,這跟不斷給予本土球員單打戰術的攻城獅天差地別,在進攻猶豫的想法下,想要進球就更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