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刺暗黑交易年終篇:見縫插針

在送走2015年的同時,我們新年的第一篇,要來回顧在這一年中,對馬刺最重要的一筆交易,也是馬刺暗黑交易系列的倒數第二篇(如果未來沒有出現新的暗黑交易的話)。不過雖然名為暗黑,也確實對馬刺帶來非常大的幫助,不過和上一篇恩斷義絕的手法相比,這次的交易不僅是對交易雙方互利,甚至也幫球員找到了理想的下家,達到了三贏的效果。





(不穿球衣的Tiago Splitter活像在演暮光之城。)



2014-15球季,貴為衛冕冠軍的馬刺,因為沒有能夠掌握住下半季的一些比賽,因而以些微的戰績之差,在最後一天落居第六種子,最終不幸在七場大戰之後,遭到洛杉磯快艇淘汰出局,再次沒能成功衛冕。馬刺提早放暑假之後,由於隊上有高達10位的自由球員,可以大幅清出薪資空間,加上三巨頭中的Tim Duncan和Manu Ginobili隨時可能退休,Tony Parker又狀態不佳;因此從球季中就不斷有風聲傳出,馬刺在季後會利用這些空間,來爭取大牌自由球員加盟。尤其是最受人注目的兩位頂級球員:Marc Gasol和LaMarcus Aldridge。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問題在於,在馬刺可以自主操作的行動中,最多只能夠空出900萬左右的空間(除非Duncan、Manu退休),於是在2015-16球季還有合約的球員中,Parker(1343萬)、Patty Mills(357萬)、Kyle Anderson(114萬)、Boris Diaw(700萬)、Tiago Splitter(850萬)五位球員,就有被交易的可能。而不論考慮薪資額度或是球員功能,薪水最高且同為內線球員的後兩位Diaw以及Splitter,都是最有可能的人選。





當時的馬刺面臨了一個球隊方向的建軍難題:究竟是要出清球員薪資,在自由球員市場上當買家,但要冒著追求大牌不成,自身球員卻跑光的風險;還是以原本的陣容為主,再拼一年,後果可能是青黃不接、不上不下。在六月底的選秀會中,馬刺挑選了來自塞爾維亞的年輕長人Nikola Milutinov,保留將他放洋打球的機會,以便空出第一輪新秀合約的空間,讓他們還可以多觀察市場上的局勢。而同時,拓荒者將Nicolas Batum交易到黃蜂,這個動作象徵要整建重組,更加深了Aldridge離隊的可能,馬刺決定放手一搏。

請繼續往下閱讀




(西區強權拓荒者,沒想到一個暑假就分崩離析。)



不過,要清出Diaw或是Splitter的薪資並沒有那麼簡單。原因在於:儘管這兩位球員的合約都是便宜大碗,但馬刺的需求──完全清出空間,不帶回任何球員──卻很少有球隊能夠滿足。選秀會上,有不只一支球隊向馬刺探詢Splitter的交易,但馬刺一一回絕,原因便在於此。當時最有可能成為馬刺交易對象的,偏偏是東區霸主、冠軍爭奪者的克里夫蘭騎士,他們手上握有Brendan Haywood的大張不保障合約,這張合約可說是清薪資神器,弄來之後可以輕鬆清出一千萬,但對馬刺來說,完全不想看到Diaw或Splitter甚至Mills在冠軍賽的時候出現在對方陣容裡,彷彿當年Kurt Thomas從太陽轉投馬刺的翻版,這是非常令人為之卻步的問題。





馬刺決定再等一等,觀察市場情勢再出手。

請繼續往下閱讀




時間來到6/30,午夜的鐘聲一響,各隊可以接觸他隊的自由球員,Marc Gasol在西班牙早早宣佈不會和灰熊以外的代表見面,鎂光燈都落在了Aldridge身上。在第一天他就排定了八支球隊的會面,而在美西時間(Aldridge當時人在加州)7/1早上九點,和馬刺會面前的前兩個小時,馬刺宣佈了一則震撼交易。





聖安東尼奧馬刺將中鋒Tiago Splitter送到亞特蘭大老鷹,換回一枚尚未確定的海外球員,隨即和隊上自由球員Danny Green簽下一紙四年合約。





(從初入聯盟的青澀模樣到冠軍中鋒,Tiago在球迷心中的份量可見一斑。)



當時在「連添兩大籌碼,馬刺強勢追逐Aldridge」的文章中如此寫到:「這兩個動作乍看之下非常冒險,原因在於:即使找到了老鷹當買家,把Splitter交易出去之後,依舊有很高的風險存在。如果最終一無所獲呢?原本還可以找回原班人馬再戰一季的可能,現在將不復存在。更糟的是,馬刺並沒有開出Qualifying Offer給Aron Baynes,意思是他將成為非受限自由球員,如果有別隊搶先和他簽約,馬刺的禁區將殘破不堪。